假期出行需注意!十月份您务必要提防这9种疾病!
☑我市10月天气特点仍然是高温高湿,在这种环境下细菌容易滋生繁殖;10月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人们外出活动、聚餐频次增多,发生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增加。
☑我市10月天气特点仍然是高温高湿,在这种环境下细菌容易滋生繁殖;10月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人们外出活动、聚餐频次增多,发生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增加。
咳嗽 coughing;贫血 anemia ;咳嗽 coughing;
随着麻疹疫情在美国多地持续扩散,以及儿童常规疫苗接种率下滑,美国麻疹感染病例今年已累计达1514例,这表明该国的公共卫生风险正在加剧。
原文发表于《科技导报》2025年第15期《诸福棠:中国现代儿科学奠基人与麻疹防治事业贡献者》诸福棠是中国现代儿科学的奠基人,一生致力于推动儿科学的体系化建设和发展。他率先提出并验证胎盘球蛋白在麻疹预防中的应用,为全球传染病被动免疫提供了新路径;他组织推进中国麻
但当皮肤上突然冒出一片片红疹子,尤其是脸上、手上、腿上,甚至嘴巴里也有溃疡时,很多人瞬间紧张起来。
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,感染可能导致严重且有时致命的并发症。幸运的是,麻疹是一种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。美国曾一度控制住了麻疹,但现在,在疫苗接种率下降的地区,麻疹疫情再次爆发。由于麻疹极具传染性,疫情迅速蔓延。大多数时候,感染麻疹的儿童未接种推
9月17日,市疾控中心开展鹤壁市流感监测培训暨麻疹聚集性疫情防控演练,各县区疾控中心、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会人员60余人参会。市疾控中心主任裴保河参加会议。
随着秋风渐起,开学季如期而至。人员流动与聚集增加,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上升。麻疹病毒作为呼吸道“刺客”,传染性极强,号称“见面传”。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广大民众,科学预防麻疹,这些知识不可不知。
据法新社9月11日报道,法国公共卫生署11日表示,自2025年初以来,麻疹疫情在疫苗接种率下降的全球背景下强势回归,该国已出现超过800例病例,其中2例死亡,数字远高于2024年水平。
出了疹子,发个烧,几天就好了呗。可这个“儿时病”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,尤其是成年人,一旦中招,麻烦比你想的要大得多。不是危言耸听,是很多人亲身经历过的教训。
“打疫苗会不会有副作用?”“听说打了疫苗孩子会变傻?”“邻居家小孩打完针发烧了,以后不打了!”……这些话,是不是你身边经常听到的?每当疫苗接种通知下来,总有些家长犹豫不决,甚至直接拒绝:“再等等看”“别人打了没事我才打”“网上说这疫苗有问题”。
她说自己前几天去探望了感冒的小外孙,回来后就感觉乏力、发烧,还以为是普通感冒。结果两天后脸上、脖子上开始冒红疹,一查,真是麻疹。
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传染性极强。未免疫人群在接触患者后,感染率高达90%。
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传染性极强。未免疫人群在接触患者后,感染率高达90%。
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传染性极强。未免疫人群在接触患者后,感染率高达90%。
巩翠红介绍,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均通过呼吸道传播,传染性较强,在人群密集场所易引起传播。“一旦暴发,极易在学校、幼儿园等场所迅速扩散,严重威胁公众健康。”
当我们走进接种点,看着针头里那一小支透明液体缓缓注入体内时,或许很少有人会想到:这看似简单的一步,实则是人类与传染病对抗史上,一场延续了数百年的 “免疫演习”。想象一下,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座坚固的城堡,而免疫系统则是城堡中的精锐军队。疫苗,就如同军事演习中的模
接种门诊在查漏补种时,工作人员经常在电话中听到家长回复说“我孩子还小,等大大再说”“这两个月带孩子回老家了,等回去再打”“我这周太忙,等忙完了再带孩子去接种”......等等理由给孩子推迟接种疫苗。疫苗真的可以随意推迟吗?早打晚打真的都一样吗?
麻疹发病最初表现为发热、结膜炎、流涕、咳嗽等,第3~7天开始出红色斑疹,首先是面部,而后遍及全身,持续4~7天,出疹前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。
防控建议:每天通风2–3次,每次≥20分钟;咳嗽、打喷嚏时掩口鼻,减少与发热咳嗽者近距离接触